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烟台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国企控股公司,是烟台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二级企业。烟台冰轮集团成立于1956年,是以商业制冷制热成套设备、工业冷热成套设备为主导的大型工业加工型企业。冰轮集团的核心企业——烟台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以商业冷冻、工业冷冻、中央空调设备制造及成套工程设计、安装、服务为主业。冰轮技术中心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一支由三百多位专家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拥有8个通过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定的全性能检验装置实验室。华源泰盟公司有冰轮集团总部做后盾,财务势力得到了更大的保障。
华源泰盟公司设计生产资质完善,具有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机组的生产资质,压力容器的设计资质及压力容器的生产资质等。我方生产设备先进,加工能力强,质量高,已经在国内有多项工程业绩。实践证明,由我方生产加工的已安装使用的机组都安全可靠运行,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
为了配合业务的快速发展,华源泰盟公司在河北保定投资6.9亿元兴建生产加工基地及研发中心,占地300亩,包括四座生产厂房共计60000平方米、一座国家级研发中心6000平米、办公建筑4000平米。工厂年生产能力1500台套。
自成立以来,华源泰盟专注于工业余热利用及城市集中供热节能等新兴领域,发展势头良好,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5年,华源泰盟公司设计制造销售吸收式换热机组、吸收式热泵、烟气余热回收机组等关键设备400余台(套)。2016年,公司销售关键设备600台(套);到2020年,计划年销售关键设备1200台(套),营业收入达到12亿元。公司在财务上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银行信誉良好,获得国家3A级信誉证书。此外,公司用于很强的市场经济履约能力,并一直诚信经营,从未发生过诉讼及违约行为,公司总经理王钦波同志还荣获国家诚信企业家光荣称号。
华源泰盟公司成员由毕业于清华、北大、人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及海外归国留学人员组成,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水平在集中供热系统、热电冷联供系统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新型热电联产系统技术和高效大型电厂余热回收专用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技术研发实力
华源泰盟公司研发中心汇集了一批具有丰富工程经验、掌握最前沿科研成果的技术人员,形成了一个国内顶尖的设计与研发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者占到研发中心人员的80%。研发人员长期工作于热电厂和供热企业,有多个国内暖通、热动、吸收式制冷(制暖)领域的教授、专家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水平在集中供热系统、热电冷联供系统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新型热电联产系统技术和高效大型电厂余热回收专用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公司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95%以上。同时公司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凭借自身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始终立足于核心技术前沿。
华源泰盟公司40余人的研发设计团队,在吸收式换热机组设计、系统设计等方面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经验。研发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先后开发了用于集中供热领域余热回收的“吸收式换热机组”、“电厂余热回收专用机组”、“天然气烟气全热回收吸收式换热机组”、“多分体模块化吸收式换热机组”等多种系列化产品,先后研发设计了60余种型号的吸收式换热机组。公司研发设计的设备已通过多个工程项目成功应用,并顺利通过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西安热工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检测。另外,公司在河北保定投资兴建了生产加工基地及国家级研发中心,其研发中心约5000平米,可完成吸收式换热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测试。
华源泰盟公司以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为支撑,结合我国城市能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系列集中供热节能减排和天然气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形成了6大系列专利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发成功6大系列专利产品。上述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城市能源和供热节能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仅就城市能耗第一大户——供热,可实现节能40%。
作为节能领域的技术服务商及设备供应商,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站在行业高端,致力于解决城市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热电冷联供系统等领域的重大节能关键问题。
以“基于吸收式换热(Co-ah)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电厂余热回收专用机组”和“吸收式换热机组”为代表的系列新技术和新型专利设备已经得到行业内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先后在赤峰、大同、北京、天津、襄垣等多个城市展开应用。
华源泰盟公司在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与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展开深度合作,打造长效良性互动的产学研平台。
华源泰盟公司坚持“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始终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先后参与国家“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北京市科技计划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创造性的提出低碳城市能源系统6 大类专利技术:
1)基于吸收式换热(Co-ah)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
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30%
降低热电联产供热能耗40%
可提高既有管网输送能力80%
可实现热网驱动热力站区域供冷,缓解夏季空调用电缺口,提高管网及设备利用率
2)城市热网驱动的增热型集中供热技术
降低集中供热系统能耗30%
相对于电动热泵供热节能50%
零能耗回收地热、污(中)水等可再生能源和余热
3)直燃增热型供热技术
供热节能40%,碳排放减少40%
避免烟囱冒白烟,冷凝水可回收再利用,环境效益显著
4)燃气锅炉冷凝热深度回收技术
锅炉效率超过100%,比传统锅炉效率提高10% 以上
燃气锅炉排烟温度降低至30℃以下
避免烟囱冒白烟,冷凝水可回收再利用,环境效益显著
5)低碳楼宇热电冷联供(BCHP)技术
节能减排效果:供热节能50%,碳排放减少50%
避免烟囱冒白烟,冷凝水回收再利用,环境效益显著
6)低碳城市区域热电冷联供技术
实现常规能源与余热、可再生能源(地热等)的完美结合
节能减排效果:供热节能60%、供冷节能20%、全年碳排放减少50%
提高大型燃气热电联产供热能力80% 以上
解决管网输送瓶颈,大幅度降低输送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