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南矿业)最早建矿于1903年,1950年成立淮南矿务局,1998年改制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区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水路通江达海,公路四通八达。煤田是中国东南部资源条件最好、资源量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整装煤田。具有水、气候、电力各种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
淮南矿业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一,中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中华环境友好煤炭企业,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与中国石化战略合作基本情况
2008年战略合作以来,煤炭产量从4190万吨增加至09年的6700万吨,电力装机规模从13万千瓦增至620万千瓦,营业收入达289亿元,初步形成“煤、电、化、机、环、资”产业体系,名列“2009全国煤炭企业100强”第17位及“2009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第6位。
在数年战略合作中,淮南矿业集团始终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状态,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发运计划,截止2010年7月份发运总量415.9万吨(2008年151万吨,计划兑现率104.5%;2009年146万吨,兑现率55.89%;2010年118.9万吨,兑现率50.29%)。2010年订货达到270万吨,尤其是在09年开始的皖煤政策(不允许皖煤出省)、坑口矿难等不利情况下,为保证中石化的煤炭发运,克服种种困难,依旧完成了55.69%的任务,有利的保证了中国石化的煤炭发运任务。
在煤炭的发运质量上,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发热量,3年来平均热值在4835ka以上并逐年合理递增,到2010年7月,平均热值为4930ka,且每月的热值非常稳定。
在合作的风险控制上,淮南矿业在煤炭供应上,始终保持先发货,下月结算的合作方式;在经营活动中,始终保持先付款,中石化见款发货的合作方式,极为有利的保证了我方的利益,将合作风险将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