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是1956年成立的交通部直属科研单位,是全国水运系统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研究所。全所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专业人员300人,占职工总数的75%,高级科技人员100人(正研18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所在交通部的领导下,为水运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2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一批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十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所从科学研究型向科技经营型的研究所转变,已形成运输、安全和环保研究咨询,工程承包,产品开发,综合试验,人员培训等五大技术经营领域。
具备多种设计和工程资质.
港口、海河工程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工程咨询甲级;
水运行业主导设计甲级(建设部);
智能系统集成甲级(建设部);
水运行业(港口)乙级(建设部)等;
ISO9000质量认证;
环境影响评价甲级(国家环境保护部);
安全评价甲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港口工程项目节能评估资质(交通部);
我所拥有学术造诣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在水运发展战略规划、行业政策法规、投融资项目策划与评估、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港航电子商务方案、物流系统建设与运作、港航安全检测、工程项目安全评价、港口工程节能评估、港航及公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技术等方面开展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咨询服务工作。
凭借长期从事研究、开发的优势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我所在港航建设工程、港口装卸系统工程、自动控制工程、通讯导航系统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信息化网络工程、公路交通工程、交通环保工程、楼宇智能工程中开展了设计、开发、安装、施工、调试、培训的整体承包工作。工程遍及交通、能源、电力、冶金、石化、电子、金融、市政、粮食储运等诸多行业,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所作为交通行业港口机械系统和设备研发中心,在我国港口新型工艺设备研发与国产化进程中成功地完成了二十多种新型港口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在港口起重机、气吸式散货装卸机、刮板式清仓机、螺旋式清仓机、斗轮式卸船机、集装箱正面吊运车、港用牵引车、升降式高杆照明灯、钢结构桥梁、港口起重机操作模拟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与制造经验。
作为曾经研发国内第一套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和航运企业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的单位,多年来,我所一直致力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集装箱码头智能管理系统、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综合信息系统集成、船舶自动积载系统、集装箱码头生产模拟信息系统、港航电子图集MIS、水深测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安全监控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港口环境污染防治设备配备等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及总承包。 依托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试验场,我所具备进行计算机模拟、港口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试验及 模拟、管道输送等的综合试验与能力。
水运所事业发展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建立起促进我所事业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我所建成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强,支柱产业大,跻身国际市场,经济效益显著,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按现代科技集团型企业模式运作,能为政府和行业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水运科学研究院
其中所属安全环保工程部暨北京交运安全卫生中心咨询中心是交通部唯一的安全评价甲级机构,二十年来完成各类港口码头、石油化工、铁路、LNG码头、接收站及管线工程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评价等1800余项,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竣工验收监测、节能评估、溢油风险评估、溢油设备配备、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及计划制定等800余项。
其中电气自控与通讯工程部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二十余年散货输送电气自动化控制和通讯工程的经验。可以遵照国家和国际标准,承担供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通讯系统、照明系统、工业电视等专业的设计和工程实施工作。多年来为港口、电力、电子、冶金、石化、市政、环保、粮食储运等行业提供了从系统设计、软硬件开发、设备供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培训等一体化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