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进入云采购!返回云平台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已认证采购商

安徽省宿州市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认证供应商
  •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皖北矿务局,1984年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坐在煤山无煤烧”的问题而设立的国有地方煤矿。
        20多年来,皖北煤电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企业成立初期,基础差,底子薄,所属5对矿井中3对为简易投产的县办小矿,设计年生产能力合计只有186万吨。面对诸多困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皖北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持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和实践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地方煤矿建设模式,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煤炭企业,建设成为在全国煤炭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原全国地方煤矿系统独树一帜。
        目前,集团公司拥有16家子公司,煤业拥有10对矿井,其中生产矿井7对,在建矿井3对,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以上;非煤产业拥有1个煤化工企业(淮化集团)、4座电厂(3座煤泥煤矸石电厂、1座瓦斯电厂,总装机容量75.6MW)、1个石膏矿和1个高岭土深加工企业等;资产总额13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员工39000人(其中煤业员工32700人)。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恒源煤电2004年8月17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安徽煤矿第一股。2005年企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分别列全省国有企业第8位,利税列第6位。企业连续多年成为安徽工业50强和中国煤炭工业50强,并曾跨入中国工业企业500强行列。企业成立2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亿多吨,上交利税40亿元,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两年,集团公司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坚持“内炼外拓”,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企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发展思路:整合上下游资源,做大主业;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强企业。
        战略框架:构建以采掘业为基础,以“煤电化、煤炭物流、非金属材料开发、金融资本运作”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框架。
        战略目标:近期——再进中国500强;再造一个新皖北。中长期——建成华东地区极具竞争力的基础能源企业,跻进全国煤炭行业前10强。
        按照这一思路和目标,集团公司首先立足于做大煤业,着力实施矿井技术改造,加快新井建设步伐,两年来分别启动了两对现有矿井的技术改造,开工建设了两对新矿井。同时,着眼于保持企业发展后劲,加强资源储备工作,配备专业机构、专职人员,立足省内,面向省外,寻求煤炭资源,成为我省第一个走出去的煤炭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省内外获得了多块资源,目前集团公司拥有煤炭后备资源47亿吨,其中省内31亿吨,省外16亿吨(内蒙古),有效缓解了后备资源不足的状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面向“十一五”,我们依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制订了《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发展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提升和谐程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是:拓展双翼,五年百亿。拓展双翼,就是立足煤炭,加快产能扩张,发展煤炭物流,做大煤业规模,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同时,依托煤炭,加快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煤化工,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突围,到“十一五”末,使集团由以煤为主,转变成煤、煤化工一体化为主的产业格局。五年百亿,就是到“十一五”末,集团年销售收入增量达到100亿元以上,达到170亿元以上,在全行业、全省的位次明显上升。
        产业发展部署是:重点推进煤炭生产、煤炭物流、煤化工、非金属材料、循环经济等产业的发展。
        1、大力推进煤炭生产。通过实施矿井技术改造,加快新井建设步伐,使原煤年产量2008年达到1500万吨,2010年突破2000万吨,比“十五”末翻一番。今年分别完成对任楼、祁东两对生产矿井的改扩建工程,完成改扩建后两矿生产能力均达到300万吨/年。新井建设实现“三开工、五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000万吨以上。“三开工”即钱郢孜矿、朱集矿、祁东二号井开工;“五投产”即卧龙湖矿、五沟矿和三对新开工矿井投产。
        2、大力推进煤化工发展。充分依托淮化集团,发挥其人才及技术优势,努力在淮南建设全国最大的煤化工基础。
        3、大力发展煤炭物流。外购外销煤量在2005年210万吨的基础上,争取到2010年达到500-1000万吨水平,销售收入达到19-36亿元。
        4、大力推进非金属材料开发。通过对高岭土、石膏等原矿石进行深加工,力争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建成安徽省最大的非金属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5、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到“十一五”末,力争形成总装机容量320MW的煤泥煤矸石发电能力、总装机容量的17.2MW的瓦斯发电能力,并形成年产4.6亿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的生产能力,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集团公司经济总量。

  • 注册时间:
    注册资金:110000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安徽省宿州市

详细信息

公司名称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简称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网址
机构类型 供应商 企业性质 私有企业 行政区域 安徽省宿州市
注册地址 安徽省宿州市 法定代表人 郑宏 注册资本 110000万人民币
注册时间 行业类型 资信等级
经营范围
公司介绍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皖北矿务局,1984年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坐在煤山无煤烧”的问题而设立的国有地方煤矿。
    20多年来,皖北煤电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企业成立初期,基础差,底子薄,所属5对矿井中3对为简易投产的县办小矿,设计年生产能力合计只有186万吨。面对诸多困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皖北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持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和实践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地方煤矿建设模式,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煤炭企业,建设成为在全国煤炭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原全国地方煤矿系统独树一帜。
    目前,集团公司拥有16家子公司,煤业拥有10对矿井,其中生产矿井7对,在建矿井3对,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以上;非煤产业拥有1个煤化工企业(淮化集团)、4座电厂(3座煤泥煤矸石电厂、1座瓦斯电厂,总装机容量75.6MW)、1个石膏矿和1个高岭土深加工企业等;资产总额13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员工39000人(其中煤业员工32700人)。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恒源煤电2004年8月17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安徽煤矿第一股。2005年企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分别列全省国有企业第8位,利税列第6位。企业连续多年成为安徽工业50强和中国煤炭工业50强,并曾跨入中国工业企业500强行列。企业成立2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亿多吨,上交利税40亿元,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两年,集团公司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坚持“内炼外拓”,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企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发展思路:整合上下游资源,做大主业;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强企业。
    战略框架:构建以采掘业为基础,以“煤电化、煤炭物流、非金属材料开发、金融资本运作”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框架。
    战略目标:近期——再进中国500强;再造一个新皖北。中长期——建成华东地区极具竞争力的基础能源企业,跻进全国煤炭行业前10强。
    按照这一思路和目标,集团公司首先立足于做大煤业,着力实施矿井技术改造,加快新井建设步伐,两年来分别启动了两对现有矿井的技术改造,开工建设了两对新矿井。同时,着眼于保持企业发展后劲,加强资源储备工作,配备专业机构、专职人员,立足省内,面向省外,寻求煤炭资源,成为我省第一个走出去的煤炭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省内外获得了多块资源,目前集团公司拥有煤炭后备资源47亿吨,其中省内31亿吨,省外16亿吨(内蒙古),有效缓解了后备资源不足的状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面向“十一五”,我们依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制订了《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发展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提升和谐程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是:拓展双翼,五年百亿。拓展双翼,就是立足煤炭,加快产能扩张,发展煤炭物流,做大煤业规模,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同时,依托煤炭,加快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煤化工,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突围,到“十一五”末,使集团由以煤为主,转变成煤、煤化工一体化为主的产业格局。五年百亿,就是到“十一五”末,集团年销售收入增量达到100亿元以上,达到170亿元以上,在全行业、全省的位次明显上升。
    产业发展部署是:重点推进煤炭生产、煤炭物流、煤化工、非金属材料、循环经济等产业的发展。
    1、大力推进煤炭生产。通过实施矿井技术改造,加快新井建设步伐,使原煤年产量2008年达到1500万吨,2010年突破2000万吨,比“十五”末翻一番。今年分别完成对任楼、祁东两对生产矿井的改扩建工程,完成改扩建后两矿生产能力均达到300万吨/年。新井建设实现“三开工、五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000万吨以上。“三开工”即钱郢孜矿、朱集矿、祁东二号井开工;“五投产”即卧龙湖矿、五沟矿和三对新开工矿井投产。
    2、大力推进煤化工发展。充分依托淮化集团,发挥其人才及技术优势,努力在淮南建设全国最大的煤化工基础。
    3、大力发展煤炭物流。外购外销煤量在2005年210万吨的基础上,争取到2010年达到500-1000万吨水平,销售收入达到19-36亿元。
    4、大力推进非金属材料开发。通过对高岭土、石膏等原矿石进行深加工,力争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建成安徽省最大的非金属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5、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到“十一五”末,力争形成总装机容量320MW的煤泥煤矸石发电能力、总装机容量的17.2MW的瓦斯发电能力,并形成年产4.6亿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的生产能力,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集团公司经济总量。

License企业资质
  • 营业执照

    暂无上传
  • 组织机构代码

    暂无上传
  • 税务登记证

    暂无上传